一个班只有一位学生会讲地道杭州话!现在的孩子在失去什么?



“现在的伢儿,都不会窝杭州话了。唉,都忘了本了。”“小辰光我带的时候还会窝,现在读书了反而不会窝了。”……前段时间,小狮妹坐公交车,听到几个奶奶在聊天,说起孙辈不会说杭州话的事,很是感叹。


的确,小狮妹看看周围朋友的孩子,都是一口的普通话。真像这几位奶奶说的一样,孩子们都已经不会说杭州话了吗?


小调查:一个班里有多少孩子会说杭州话?


前几天,小狮妹在滨江实验小学操场上,对正在上体育课的三年级一个班做了个小调查。这个班一共43名学生。


问哪些孩子会说杭州话时,七个孩子举起了小手。老师说,会说杭州话的来前面说一下“妈妈让我回家吃饭”这句杭州话,孩子们一下子都胆怯了。


几个稍微胆大点的走上前来,说出来的却是普通话,其他同学听到后喊起来:“这哪里是杭州话?”孩子们笑成一团。


老师再次让会说杭州话的举手,这次,好几个孩子觉得自己不算会,不再举了,全班只有一个孩子举手了。


这个孩子来演示了下如何用杭州话从一数到十,小狮妹听上去,还标准的。


因为学校位于滨江区,很多孩子的父母来自高新企业,大多是外地人,孩子们的父母双方有没有都是杭州人的,只有一个孩子举手,但他说自己完全不会说杭州话:“因为爸爸妈妈在家里也不讲杭州话的。”


父母一方是杭州人的有六七个,但孩子们说,家里也没有人讲杭州话。倒是几个孩子说,爷爷奶奶倒是会讲,但他们听不懂,更不会说。


位于老城区的学校情况好一点,比如胜利小学一年级的一个班,会说杭州话的有六七个孩子。位于西湖边的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学班的老师调查过,班里30个孩子,会说杭州话的有七八个,但也不算能非常自如地用杭州话和人交谈。

为什么讲杭州话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孩子们都不会说杭州话了呢?小狮妹采访了一对杭州本地夫妻。


他们的女儿现在胜利小学上一年级,夫妻俩在家经常说杭州话。孩子没上学时,也会跟着说上一句。可是上幼儿园以后,老师和小朋友很多都是新杭州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说普通话,上了小学,老师和同学也都说普通话。于是,女儿小时候学会的那一两句杭州话,因为长时间没用,也忘掉了。


虽然家里有杭州话环境,但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学校的,“语言的环境很重要,她不会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妈妈说。


学校老师其实有不少杭州本地人。比如滨江实验小学的老师,有30%-40%都是杭州人。钱塘新区幸福河小学在职教师当中,来自萧山、余杭、淳安、建德等地的都有,杭州话本地教师占名教师总数的34.78%。


几位杭州本地老师都说,在学校教学要求说普通话,他们只有在家或者和朋友聚会时会说杭州话。学生之间,因为大家都说普通话,所以即使两个孩子都是杭州人,也不会用本地话交谈。


一位老师说:“其实最理想的是在公共场合说普通话,在另外场合说家乡话。可是这的确很难实现。”


亲切感、到位、幽默 杭州话的优点木佬佬


如果没有了乡音,很多在外读书的孩子都说,可能会渐渐失去对家乡的亲切感。


在北京上大学的小朱同学说,在外面听到的都是普通话,每次从北京回到杭州,一下火车,听到杭州话,那种“回到家”的感觉特别好。和杭州的高中同学聚会,大家也约定都不讲普通话,叽叽喳喳的杭州话讲起来,“秦棕绑”玩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


小朱说,同学们都觉得不说杭州话,就没有这种亲切感,所以同学电话打过来如果说起了普通话,会被他们一顿数落,要求改成杭州话。


胜利小学一年级小丁同学的爸爸妈妈说,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大桌子菜摆起来,他们和老一辈互相用杭州话讲着家长里短,用杭州话说着祝福语:“新年工作落胃,生活安耽”,觉得这就是过节该有的气氛:“如果不讲杭州话,好像不像过节的样子了。”


一些如今已为人父母的杭州人说,杭州话里特有的幽默感,如果换成普通话也会失去。


小狮妹和一些杭州本地的同事聊了聊,大家说,在数落孩子时,有时还是杭州话到位。


有个同事说,有一次,他家儿子回家拖拖拉拉不写作业,外面有人吵架,却趴到窗户上看得兴致勃勃。他当时一句“城隍山上看火烧”骂过去,就觉得特别精准,骂完特别爽,还带着股幽默感。


女同事小王批评儿子时,儿子会东拉西扯找理由,她也会骂上一句:“别给我抖来绑去。”这个时候,都觉得杭州话特别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到位。


有同事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有点叛逆了,每天挂着个耳机听摇滚音乐,他说孩子是“人样舞蹈”,吊儿郎当的。最近还沉迷网络游戏,“真当是入魔窟了。”


说起用哪些杭州话数落孩子,大家笑声一片,都觉得普通话没有这种效果,杭州话是“亲昵中带着幽默感。”


青少年活动中心专门举行比赛推广杭州话


杭州的一些学校为了让杭州话能继续传承,曾开设过杭州话选修课,以及一些杭州话曲艺的社团。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了推动杭州话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已经连续三年举行小伢儿说杭州话四六级系列挑战赛,分线上初赛和线下决赛。


每次线上初赛都有超过500人参赛,最后十多个孩子进入决赛。决赛时会有听力题、选择题、翻译题等,很像英语四六级考试。



进入决赛的一些孩子一般年龄比较小,说起杭州话真的很厉害。家长也会到现场给孩子加油。




今年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是卖鱼桥小学六年级的一位女生张籽丘。她爸爸是杭州人,妈妈是外地人。因为爷爷奶奶带得比较多,再加上爸爸爷爷奶奶都跟她说杭州话,她学习语言时,会区分普通话和杭州话,具体说什么话,会看对象和场合。


小姑娘对杭州话和相声特别感兴趣,一家人聚在一起时经常用杭州话交流,妈妈也会努力学习,虽然说的杭州话不地道,但一直很积极参与聊天。


为了参加比赛,小家伙自己写了一段杭州话的相声,写未来的杭州,邀请爸爸助演。文本里这样写道:


“根早我们be大家表演个节目。让我来说说未来的杭..州..城..,我乘上一艘时光穿梭机(加动作),来到了未来的杭州城。那个辰光的杭州城肯定跟个毛大不一样。(爸爸:介个不一样?)”



老师也特别支持张籽丘的这个爱好。音乐老师在她参赛前,还特地抽时间帮她排练。学校的艺术节活动,还让她把这个参赛节目表演一下。


爸爸觉得,他们在家里一直跟孩子说杭州话,是为了让孩子保留一份乡音,将来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故乡。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个比赛现场的杭州话测试题目,我们也拿来了,不妨一起来试试,你的杭州话有几级吧(点击下列蓝色字体即可测试)。


测测你的杭州话水平


题目我们也附在这里,答案会放在留言里。

(1)瞌冲懵懂
A.搞不清楚 B.没睡醒 C.冲过去
(2)蚂蚁拥鲞头
A.大家聚集在一起 B.蚂蚁很多 C.咸鱼特别好吃
(3) 色宽
A.地方很宽敞 B.颜色亮丽 C.放心,绰绰有余
(4)螺蛳壳里做道场
A.螺丝堆积如山B. 很多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做一件事 C.得意忘形
(5)尼叟
A.玉米 B.甜瓜C.南瓜
(6)黄鱼水鲞(xiǎng),半斤八两
A. 黄鱼缺斤少两 B. 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实际是一回事
C.黄鱼比水鲞好吃
(7)失撇
A.失去、丢失 B.失算、疏忽 C.忘记、遗忘
(8)行贩手里卖谎称
A. 在行家面前班门弄斧,弄虚作假。B.卖称的生意不好做 C.说谎话的人被识破了
(9)刺血儿
A.血流出来了 B.天气太冷,浑身发抖 C.爱发脾气的人,碰都不好碰的
(10)牢牢经过手,袜儿当枕头
A.心灵手巧 B. 比喻人做事情非常谨慎 C.太穷了,买不起枕头。
(11)坦悠悠
A.闲逛 B.心里很舒坦 C.心里安定,从容不迫
(12)眼花落花,猫拖酱瓜
A. 眼花缭乱,没看清楚 B.爱吃酱瓜 C.猫抓老鼠
(13)猫猫果儿
A. 小猫咪 B. 果酱 C. 捉迷藏
(14)放鹞儿
A.捉小鸟 B.放风筝 C.丢手绢
(15)迟来和尚吃厚粥
A.三个和尚没水喝 B.浓浓的粥更好吃 C. 来得晚反而享受到了更好的待遇
(16)黄胖搡年糕,吃力不讨好
A.过年时打年糕 B.打年糕需要很大力气 C. 力不从心,做好事反而被别人说。
(17)厌憎
A.喜欢 B.伤心 C.嫌弃
(18)白吃咸鲞厌憎淡
A不喜欢吃鲞 B.比较高,比较多,不知足 C.吃鲞不付钱
(19)夯不郎当
A. 很厚实 B. 一种声音 C. 一共、总共
(20)黄瓜儿跟着丝瓜儿荡
A. 洗菜时候唱歌 B. 做事没有目的 C. 一个人很喜欢吃黄瓜



采写/制作:黄莺

监制:邹滢君 岳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