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织布、缝衣……最近这几天,星澜小学的孩子们,玩得很“另类”。
虽说听起来不像是男生的专长,但男生们各个都很投入。
男生投入到什么程度?前两天有位妈妈接孩子,被吓了一跳。
“妈妈来和我说,去学校接儿子,看到他正在门口织布,专心致志,丝毫不受干扰。这孩子平时动手能力一般,没想到做起女红,下了课还舍不得放手,所以放学时边等妈妈边继续织。”一位老师说。
就是下面这两个小伙子手里拿的东西,看得出来,这俩人也乐在其中。
看到老师们传到家长群里的这些照片,家长们都乐翻了,有人说:“看到这些男生认真的样子,一大群丈母娘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等到抽丝、织布完成,大家再化身“时尚设计师”,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创作出了不少限量版高定礼服,校长卜杭琴在朋友圈一晒,几百人点赞。
先来看看这些巧手制作:
不得不说,无论是布料的选择,剪裁的精细,还是搭配的巧思,孩子们的审美都很棒。有女生做完,眼睛都舍不得移开,连连惋惜说:“衣服要是再大点就好了,我自己好想穿啊。”还有暖心的男生告诉老师:“等我这次实践周学会了,给老师做一件穿。”
为什么要做旗袍,听起来是女生会喜欢的活动,男生也能投入吗?
卜校长随手转我一张图,记者就笑出声来。
这名肤色黑黑、身材结实的男教师,坐在地上,身边是一大块芭比粉的布料。他右手捏着根绣花针,左手拿着两片布,架势看起来很专业。身旁还有几名男生围观,不时发出赞叹:“老师,你手比我巧多了。”
卜校长看到这画面,感觉太欢乐,随手拍下来。“别说男生了,男老师都非常喜欢。这是学校一年一度的‘科学加’实践周项目,孩子们一周不上语文、数学课,而是进行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三年级的主题是做旗袍,这已经是最后一步了。 刚开始,同学们要认识蚕茧,亲手从一颗蚕茧中抽出丝来;要学会织布,每人编织一块;还要学习绳结技巧,做一个盘扣……整个活动里,孩子们都在不停地动手。
先来说抽丝,有同学嫌手动抽丝太慢,为了“偷懒”,设计了各种抽丝工具。五花八门,但都充满想象力,有些还很具有工程性概念,让校长大呼吃惊:“孩子们的创造,已经远远超出我们设计课程时的规划,太惊喜了!”
有名男生设计的工具,类似古老的纺车构造,几根细木条,不同角度摆放,抽丝绕线像模像样;还有同学画好设计图,用乐高积木搭了一个;甚至还有用电池带动马达,进行电动摇臂抽丝的……
之后,这些做好的旗袍,在全校进行拍卖。其他年级的孩子拿着学校特有的“星澜币”,就可以来买了。最贵的一件,拍出了57元星澜币的高价。
除了三年级的伢儿做旗袍,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主题。
来看看这位六年级同学的身姿,她们要做的是项颇有难度的木工活儿——不用一根钉子,来做一个木制置物架。
前两天,小狮妹来到星澜小学,现场看一看。
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候,阳光洒进宽阔的走廊。六年级的孩子们几人一组,或蹲或趴,绘制宣传海报,这些都是“品牌设计师”。他们把教室让给了“机械师”,对榫卯置物架进行最后安装和检查。
什么是榫卯?小狮妹抛出这个问题,马上就有三四名同学过来讲解。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生,抬手一指,说:“你看,凸出来的是榫,凹进去的卯,古时候很多家具,把榫插进卯里,不用一根钉子就能固定,非常厉害。”
旁边的同学忙补充:“我去过北京,看到故宫的建筑就是榫卯结构的。”“我家有个小板凳,奶奶放在厨房里择菜用的,没有钉子,全部是木头,也是榫卯工艺。”
同学们的调研看来做得都不错。前几天,老师专门带队去家私城、木艺工坊等,实地考察后,大家都说心里有底了。
实践周“总指挥”是科学教研组长喻老师,她说前几年孩子们一直在做小模型和小物件,到了六年级,就想做个大东西。 “孩子们都很喜欢木屋。正好六年级科学课学到机械的运用和框架结构的设计,具备了很多结构与力学的知识,所以想试试先做木制置物架,然后慢慢实现小木屋。值得说的一点,置物架不能使用钉子。”
用生活里的问题,作为解决目标,是实践周一直以来推行的理念,是所有活动的原点。
“我们班的雨伞桶,每到下雨天,长柄伞好找,但短柄伞都在下面,有些不便。所以这个置物架,我们主要解决短柄伞的问题。”六(4)班一名女生说。
动手的过程里,需要不少数学知识做支撑。比如木条的数量是固定,在有限的材料里发挥无限的创意,需要同学们好好计算一番。
一年级的主题是“蛋”,二年级是主题是“牙”。低段孩子有些是刚进小学,有些是动手能力较弱,所以要动手制作的内容不多,以了解为主。不过,每个孩子要孵一只小鸡,还要做蛋保护器,在这个过程里,大家交出了不错的作品。认识自己,了解生命,就是低段孩子们的课题。 四年级孩子都是“设计师+项目经理”的全能选手。一间智能卫生间,如何才能建成,有同学把家里十年前的装修施工图都扒拉出来,仔细研究。 五年级同学是美妆设计师,要做滋润度最高的唇膏。大家算配比,备材料,有人说第一次感受到数学好有用。然后,大家亲手“熬制”,有人还做出时髦的变色唇膏,爱心义卖时被一抢而空。义卖所得款项,都将帮助贵州山区结对学校的孩子们。 六年级的主题看似简单,其实难度挺高。比如六年级科学课学到机械的运用和框架结构的设计,大家都具备不少结构与力学的知识,这次就用起来。
卜校长说,实践周第一天,孩子们平均提早十几分钟进校园,有次等开门的队伍排得老长。“有妈妈说,儿子前晚兴奋地睡不着,第二天又早早催她送上学。看到这长队,就知道孩子们对实践周有多爱了。”
动起来,是实践周的宗旨。
“实践周每年做,孩子们的能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升,太让老师们惊喜了。现在都说劳动教育,并非只有种田才是劳动,男生会穿针引线,女生能熟练操作各种工具,也是当代的劳动。我们用学校的特色课程引领劳动教育,探索一条城市学校的劳动教育新路子!”卜校长说。 “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科技特色,努力让孩子们在‘科学加’实践周课程活动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创新劳动实践的外延和内涵。而且,我们的劳动教育融入了STEAM理念和跨学科融合的思想,有利于把劳动价值的功能发挥到最大,那就是以劳其志、以劳育德、以劳促能和以劳育美,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采写/制作:张娜
监制:邹滢君 岳海智